6月27日,304am永利集团“青·行知3044am永利集团山岚新声振兴队”在3044am永利集团党委副书记李元和指导教师、辅导员的带领下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璜蔚村,围绕红色革命文化、徽剧传承及普通话推广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。
实践团与璜蔚村开展“暑期三下乡调研座谈会”,双方就“徽剧传统剧目记录”“红色文旅资源开发”等议题展开专业研讨,团队成员通过影像记录与文字整理,采集古村在“非遗保护”与“乡村振兴”融合发展中的实践经验。

午后,实践团成员走进璜蔚村小学课堂,精心设计“传媒普通话+摄影兴趣启蒙”教学活动。团队通过“看图识职业”情景互动的趣味形式,引导小学生认知传媒行业魅力的同时学习普通话;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演示相机快门、闪光灯的基础操作,指导孩子们拍摄。成员们用专业摄影设备记录下了孩子们的童真声影,用镜头搭建起普通话传播的桥梁,结合传媒专业特色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动能。

“璜蔚村既是徽剧重要发源地,也是拥有深厚红色历史的革命热土”,村两委及村民代表介绍道。实践团将目光投向非遗传承,他们拜访了徽学专业研究学者朱祝新,共同探寻徽剧传承的文化价值。
“非遗保护不是简单的保存,而是要让传统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”,徽学研究者朱祝新强调道。他打开泛黄的工尺谱本,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高拨子唱腔等内容,由此谈及推动徽剧登上央视国际频道等往事。此次团队通过拜访朱祝新,了解其在徽剧传承领域的贡献:他曾遍访乡村搜集资料,主持编著《歙县徽剧志》,并长期参与徽剧演出与教学,他讲述了“非遗保护”背后的故事,突出徽剧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核心价值。

紧接着,团队走访了源头村革命据点红色遗址,追溯革命记忆。团队成员们细致记录了革命旧址内的历史文物与遗迹,通过影像采集建立红色文化档案,深入了解璜蔚村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贡献。
座谈、教学、走访……团队多方面了解并记录了璜蔚村的红色文化底蕴与徽剧传承实践,用镜头捕捉了璜蔚村的“红色热土”和“徽剧活化石”的双重魅力,也通过“产、学、研”结合的方式,为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青年方案,这场兼具历史厚度与青春温度的文化探寻,于实践中点燃了乡村文化生命力的星星之火。
(撰稿/摄影:范娜娜 秦雪雪 陈雨婷 审核:李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