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· 永利集团 · 正文

永利集团

【三下乡】徽腔茶韵:3044am永利集团实践团深耕璜蔚村开启文化实践调研“第二站”
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-06-30 点击量:

6月28日,继首日探寻璜蔚村红色底蕴与徽剧脉络,3044am永利集团“青·行知3044am永利集团山岚新声振兴队”开启实践“第二站”,聚焦徽剧及多元剧种文化传承,深入对话胡在水、胡止善、胡芝兰等传承者,同步深化茶文化调研,续写徽剧非遗传承与茶韵交融的实践新篇。

c31843e195d93ae6bedb3937efa210b

图1 团队成员穿上戏服合照

徽剧传承之路绵延不绝,以朱祝新为代表的学者潜心钻研、厚植根基,新一代传承人紧跟步伐,在守正创新中延续文化薪火。

由此,团队拜访了胡在水老先生。在徽剧传承的幕后,77岁的胡在水用六十余年的光阴诠释着另一种坚守——从14岁跟随老师傅管理服装开始,这位被朱祝新称为“衣箱大使”的幕后英雄,至今仍守护着璜田乡的徽剧行头。

交通闭塞的年月里,胡在水徒步往返璜田乡管理戏服,2019年正式接手当地管理事务。近六十年间,他自费修补破损戏服、贴钱维护行头,在20世纪80年代花两万元支持徽剧事业。“《狸猫换太子》演出时,土地老儿的拐杖、仙桃道具都是我上山砍树做的。”老人回忆起手工制作道具的细节,刷漆打磨的痕迹里藏着对传统的执念。“大学生实践团来村里了解徽剧,愿意宣扬这份历史,就是最好的助力。”老人眼中,非遗传承既需要政府重视、师傅倾心教学,更需要年轻力量用新的方式让徽剧“走出去”。

e76567d3a91d0932ae547d23a195980

图2 提及的拐杖

随后,璜蔚村驻村第一书记吴文桦循着传承脉络,带领实践团拜访了80岁的县级非遗传承人胡止善。据胡止善老先生口述,13岁的他就曾为本地徽剧师傅代笔书写戏剧剧本,其家族与徽剧渊源深厚,叔祖父胡广荣在上世纪初创办“新庆班”,连续开展了三十余年的戏班,串联起了璜蔚村徽剧传承的家族根脉。戏曲传承的繁花,亦绽放在多元剧种的交融里。68岁旦角胡芝兰,以独特经历书写传承故事。据团队采访,十几岁学舞唱戏的她,因学校京剧活动结缘戏曲,热爱并学习京剧、黄梅戏多年,谈及趣事,她讲述自己的足迹曾遍及杭州、天津等地。同时,其家族赋予了她传承的使命——爷爷曾唱徽剧《吕布戏貂蝉》,这份热爱在家庭中代际传递,印证着“徽剧一脉相承”的温情故事。

b78381d3662a21de2d3ae24abf446d8

从朱祝新推动徽剧登上国际舞台,到胡在水默默守护戏服道具,再到胡止善笔绘剧本文脉、胡芝兰身传戏韵,传承人用不同的方式印证着同一个信念:非遗保护不是封存记忆,而是让戏服上的一针一线、唱腔里的一板一眼,在当代人的热爱与创新中,用活力延续非遗生命。

在璜蔚村,除了深厚的戏曲底蕴,其茶文化的传承同样生生不息。在歙县街源农业商会会长、郁茗茶业法定代表人曹路根的带领下,安庆师大3044am永利集团实践团了解到该村主要有五座茶厂制茶,随后实践团进入其中一所“郁茗茶业有限公司”开展茶文化调研活动。

“郁茗茶业”成立于1994年,经营范围广泛。因季节因素,实践团虽未能观摩机器制茶全程,但了解到其制茶工序涵盖采摘鲜叶、摊晾、炒茶杀青、揉捻塑形、晒茶干燥等环节。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,挖掘茶文化内涵,旨在以传媒专业优势宣传推广,助力当地茶文化传承与发展。

举着相机,对准茶厂门牌按下快门,看着古朴的门牌与背后忙碌的茶厂,实践团队长、广播电视学专业2023(2)班的杨宇晨表示:“走访郁茗茶业,我们感知到了传统茶业的传承与求变,作为传媒学子,愿以专业传茶香、承匠心,让实践所学的传承使命落地发声。

3044am永利集团“山岚新声振兴”暑期实践团以脚步丈量乡土,用专业赋能传承,探寻红色基因、戏曲瑰宝与茶香文脉。这不仅是一次文化调研,更是新时代青年践行文化使命的生动实践——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,他们正搭建起文化传播的桥梁,让乡村文化遗产焕发新生机,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“新动能”。

(撰稿/摄影:范娜娜 秦雪雪 陈雨婷 审核:李元)

上一条:【三下乡】3044am永利集团“山岚新声振兴”暑期实践团赴璜蔚村开展实践调研
下一条:3044am永利集团举办2025年“踏莎行”文艺汇演

版权所有:3044am永利集团(CHINA有限公司)-官方网站 联系地址: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政编码:246133